这算不算深圳最有文化味的网课?领着孩童这样读《红楼梦》
❖
2022年春季学期,深圳的新冠疫情突然袭击,我们只能云端相见,共屏学习。我们始终相信——病毒阻挡得了我们踏春的脚步,却阻挡不了春色的来临,深圳的寒风冷雨过后,依旧是晴空万里一蓝如洗;疫情改变得了我们返校的计划,却改变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居家学习更自主,自律人生路更长。
对于园岭实验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每周五上午九点的那一堂文学欣赏课,一定是一周网课当中最为期待的。
他们总是怀揣着些许的神秘、饱含着求知的热情、怀抱着阅读的渴望,早早地守候在电脑屏幕前,因为那是肖绍国校长的红楼启蒙课,也是孩子们和校长直接对话的好时机。
尽管我们各自身处不同的空间,但肖绍国校长在网络课堂中为孩子们播撒名著阅读的种子,微笑园实的网课里因此而荡漾着文化的涟漪,令人心驰神往。
一
沉醉网课,
永葆教师职业的初心
2020年网课,肖绍国校长特别开设“至情至性红楼,如诗如画作文”的“诗画九课”。2022年的现在,深圳又见网课。肖绍国校长又一次亲自上阵开网课,带孩子们去红楼梦里放风筝,寻找绵延两千年的文化元素,打开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之门。每周一节课,是校长的初心,是孩子们的守望,更是全校老师的榜样。
肖绍国校长在小学语文界颇有建树,他说他的一生为一件大事而来,那便是“爱语文、教语文”。他是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骨干校长,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实验小学校长。他提出“诗画语文”的理想和境界,应邀赴全国25个省份讲学1000余场。
作为校长,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他总是不忘潜心研究,上课不断,笔耕不辍。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全校的老师,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科技的力量,走在教科研的前沿,要心怀儿童,永葆教师职业的初心。
二
红楼启蒙,
播撒阅读名著的种子
停课不停学,宅家不虚度。
2020年,千余学生共约肖绍国老师的“诗画空中课堂”,与香菱学诗,感悟香菱读诗之精妙法门;游黛玉住所,品味潇湘馆之清静幽远;看湘云醉卧,寻找红楼美景之文化踪迹。肖老师还变身艺术家,带领学生用文字画画,用文字拍照,用文字演奏。在新时代的网络天空里,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灯,照亮学习之门。
2022年,千余学生再赴肖绍国老师的“诗画空中课堂”,从《红楼春趣》,品味文脉雅趣;到“抄读红楼”,感悟读书之法;再到“红楼十景”,提升审美情趣。在无可阻挡的春日里,肖绍国老师对诗画语文的潜心研究、对《红楼梦》的细细解读、对文学欣赏的网络课的儿童化设计,一定能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撒下阅读名著的种子,然后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这样,孩子们的漫长人生中,就有名著相随,有经典相伴,多美妙呀!
也许有人会问,给小学生讲《红楼梦》,他们能听懂吗?
能,当然能!
比如,教《潇湘馆》,聚焦黛玉的审美取向,即聚焦在“幽”上,她觉得潇湘馆的那几竿竹子总比别处幽静些:一带粉垣,数楹修舍,翠竹遮映;曲折游廊,石子甬路;两三房舍,床几椅案;小门后院,梨花芭蕉;墙下一隙,清泉一派,绕阶缘屋,竹下而出。粉垣、修舍、翠竹、游廊、甬路、后院、梨花、芭蕉、清泉……潇湘馆清幽的诸多元素让我联想到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同样是一个“幽”字,同样依靠“竹”这一意象来表达,可相比于曹雪芹写潇湘馆,王维让幽篁下的“月亮”这一意象来衬托“幽”,就显得笔力更深厚了。
再如,寻找最美“红楼十景”,《红楼梦》里唯一能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媲美的画面非“湘云醉卧”莫属。美在哪里?美在一“床”:山石僻处、青板石凳;美在一“被”:芍药花被、红香散乱;美在一“扇”:团扇落地、落花半埋;美在一“伴”:蜂蝶簇拥、闹闹穰穰;美在一“枕”:鲛帕美枕、花瓣盈之;美在一“梦”:美人春睡、香梦成酣。何来之美?全在一“醉”字:醉卧、醉诗、醉书、醉舞、醉拳、醉歌……何处寻美?还在一“醉”字,醉卧、醉诗、醉书、醉舞、醉拳、醉歌……一言以蔽之,醉心。
更如,《红楼春趣》,引领孩童以一种宏观的角度去读《红楼梦》,把“红楼春趣”投入到整个“红楼大梦”中去鸟瞰、去过渡,不拘于一词一句,不缚于一人一景。温柔地引导孩童体会母语写作中“蝴蝶”、“凤凰”、“大鱼”、“大雁”等特有意象的雅趣和文脉,感悟中国文化中“生命”的境界,体悟“雪泥鸿爪”的人生哲理。
其实,小学生读《红楼梦》,也是“会心处不在多”,一个年纪有一个年纪的阅读体会,只要给他们打开了兴趣之门,他们自己就会去探索更多。
三
抄读红楼,
分享阅读名著的方法
近期的网课中,肖绍国老师在特定的课程中,同时向学生们分享了他的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
1. 抄读之法,乃大智慧。
肖绍国校长在读《红楼梦》的过程中,用的是看似最笨的一种方法,那就是用手“抄”书,其实这是有大智慧的。他向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抄读红楼的小楷作品,同学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倾听肖老师朗读原文并解读赏析,可谓是赏心悦目。其实“抄读”之法,自古以来就有,抄读能够达到熟读精读的目的,因为它综合了“看”、“读”以及“写”,看似有点笨,其实是可以笨鸟先飞的。全文抄读,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脉或文理。当然,肖校长还是鼓励大家可以从抄读片段开始。
2. 批注感想,读书读心。
肖绍国校长所讲的《红楼梦》是接近儿童生活的,儿童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肖老师带他们一起去玩大观园里的游戏。在品读相关段落是,总是提示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自己玩过吗?是什么心情呢?大观园里的游戏和我们现在的游戏有什么不同呢?他鼓励孩子们每一节课后,都写写自己的感想,今后阅读的时候也要常常做摘抄和批注,因为读书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自己的心。不同的境遇、不同的阶段,自己的心,也是有不同的感想的,要及时地记录。
3. 阅读不止,交流不停。
阅读不止,交流不停。肖绍国校长的课本就是一种文学的交流,课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还会再读他的“诗画绍国”公众号里的相关内容,并且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肖老师也会一一查阅并回复,他总是鼓励孩子们继续深入地读。许多孩子都表示,本以为古典名著会很难理解,但听了肖校长讲课之后,觉得名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了,反而读起来竟是那么轻松愉快。是的,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确实一种阅读经典名著的好方法,可以让我们无形中获得更多的动力。
四
网络互联,
校长和孩子直接对话
在孩子的心中,校长也许是忙碌的,遥不可及的。但此刻,校长离我们很近。他的声音清晰地从网络中传来,内容正是为我们而准备的。他也会告诉我们,他的日常生活,他的心情动态。此时,他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用最朴素的话语,向我们传递殷切的厚望,让我们时常有“醍醐灌顶”或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在校长的心中,孩子们是最好的孩子,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教育不能停留在云端,要切切实实的落地,这落地,便是真切地与儿童交流。他常说,“每一个教育者,心中要有儿童。”所以,他特别珍视这一周一次的对话机会,此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爱着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喜欢为他们种下阅读名著的种子,喜欢看他们微笑的嘴角和眼眸。
五
新课预告,
给你最贴心的写作指导
随着疫情的发展,深圳网课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肖绍国校长即将推出“肖绍国原创散文赏析”系列写作指导课。
“肖绍国原创散文赏析”系列写作指导课将分为三个部分:
梦里江南
岭南情思
天涯海角
每个部分将展现肖绍国老师的原创散文,并依托于他的散文,跟孩子们聊写作、聊人生、聊感悟。
这是最真实的写作熏陶课,这是最滚烫的写作启蒙课,这是最诗意的写作聊天课,肖绍国老师将倾其所有的语文激情,每周五为孩子们奉献一堂带着其生命体温的“诗画网课”。
敬请期待~
❖
撰稿 | 刘舒婷
图片 | 来自诗画课堂
审核 | 刘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