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走进校园

  • 孩童笑园

  • 教师田园

  • 书香沁园

  • 诗意馨园

  • 达人秀园

  • 家校乐园

  • 督导青园

学校新闻

  • 诗画语文
  • 微笑教师
  • 教育科研
  • 课堂实录
  • 我的班级
  • 读书心得
  • 校本研修
  • 双特工作室
  • 教师风采

园岭教育集团园岭实验小学>教师田园>诗画语文诗画语文

仰观课标之大,俯察理念之盛:诗画语文工作室的一场时空雅集

时间:2022-11-15    作者: 何佳弘、揭映红
仰观课标之大,俯察理念之盛:诗画语文工作室的一场时空雅集
 
  母语,就如同宇宙中的一个精灵,洋洋大观,跨越五千年,而今传承到你我的手中。11月13日,在这个阳光温淡、岁月柔软的周末,一群母语教育工作者相聚云端,共赴一场母语研讨盛会,聆听多名国内语文专家学者,为我们解读新课标,解析母语秘妙。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祝贵耀(浙江省特教师)
  《走向融合: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导向与精选,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原则和基本要求。主体与类型,是课程资源由静态单一走向动态多元的丰富之为。共建和共享关于课程资源由过往搜集走向未来学习的一条突围之路。整合与优化,这是课程资源,由课堂中心走向学习任务中心的融合之径。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祝老师从这四个方面为我们剖析了如何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紧密集合语文教材内容选择,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他通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浪淘沙》课例和时事漫画习作课程之“神舟漫步”课例,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着。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从汉字与图片,到源头的视频,再到梁衡的美文《壶口瀑布》,他对于资源的运用,都是在探索群诗主题阅读时,利用跨媒介阅读平台,形成的群诗主题阅读资源库。由此我们发现,原来,抓住生活的点滴,眼中有资源,心中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何必钻(浙江省特级教师)
  《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构想——以“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为例》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创新性理念,是突破学科育人困境的重要载体。何必钻老师从概念界定入手,为我们解析“学习任务”和“学习任务群”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他紧扣“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从有用性、可用性、实用性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指出了学生在此任务群应该掌握信息提取、检索、分析、梳理、判断和整合等能力。并以《故宫博物院》《西门豹》“家乡的文化”为例,向我们讲解了单个、单篇、单元的任务设计,展现了以任务驱动、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学习。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在《故宫博物院》这一课例中,何老师设计的“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这一任务,颇为细致生动。因为他设置了家人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兴趣、心愿,会让学生的讲解更有指向性。这让我们对于“学习任务群”怎么设置又产生了新的思考。 
  魏星 (江苏省特级教师)
  《素养导向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创新教学设计》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随着新课标的有序推进,对传统课堂与学习方式进行重构,需要前瞻视野与育人理念的转变。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魏星老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解读了“任务”与“任务群”的概念,强调教学要有大概念、大单元的意识,学会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他用“砖”“房子”和“家”这样形象的比喻,来解读课程内容结构化从“知识点”到“知识单元”到“学习单元”的转变。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同时也列举了大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示范,将理论与课堂躬身实践相结合呈现出来,引导老师们如何通过搭建学习任务群,确立任务群的“主题”“情境”“锚点”,优化资源设计、评价设计,来充分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既高屋建瓴,又贴地而行,让人受益匪浅。
  何捷(福建省名师)
  《学习任务群解读——以整本书阅读为例》
  阅读如行船,每一本书的阅读都是人生特殊的航行经历,在母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和丰富精神世界。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探索,何捷老师从“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如何读的更好?”系列问题入手,在线为大家认真剖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从标准层面的认定、教材的线索探寻、课程角度的建设、实战案例的展示、深度推进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让大家对“整本书阅读”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落实与操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何捷老师认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和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具体的语文阅读类型,也是一种语文阅读学习方式,还是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理念。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何捷老师今天线上讲座时时互动的设计,实现了培训中教与学,输入与输出的双向奔赴,生动的演讲无不令在座醍醐灌顶。相信在何捷老师的引领下,在“生动教语文”理念的影响下,大家收获整本书教学策略的同时,今后在课堂上会有更好的教学实践。
  孙双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思辨性阅读的思考与探索》
  语文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培养孩子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在母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孙双金老师通过“思辨性阅读的思考”、“思辨性阅读实践与探索”、“实施思辨性阅读的条件”三个章节,深度剖析了思辨性思维的养成。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孙老师认为,教学工作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回到背景年代,透过文字发现作品背后的美好,体会文本内在的魅力。他通过分享《司马光砸缸》、《从军行其四》、《四季之美》、《盘古开天辟地》《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作品,为大家精彩论证了对文本咬文嚼字和吹毛求疵的重要,他提倡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保持理性辩证思维,要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
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
  孙老师充分展现了潇洒不失严谨,丰富而又扎实的学识,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风格,引领大家走进教材课本的诗文之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讲解阅读实践中思辨思维的重要性。最后,孙老师为如何努力培养和实施思辨性阅读给予了几点建议:
  1、需要有批判性意识。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2、不要做书呆子,要打通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3、要站直了读书,要学会从仰视走向平视,备课要多读,培养语感。
  4、要学会文本细读,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学员学习心得体会 —
  都说人生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道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和理想的目标。深以为然,因为我们就是如此。
  这是一次充实而愉快的线上共学,专家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又一次汲取精神给养,扎实学习新课标理念,对新课标内容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重点内容有了把握,让其更好地践行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叶碧丽老师:
  踏着言语的节奏,在母语的长河里,我们一路前行,一路享受美好。今天五个讲座,干货满满,听了受益匪浅。用新办法,新视角,教现在的教材,有了光明的前景。专家门倾囊相授,把他们的理论与课堂躬身实践相结合呈现出来,为我们跟上课改的脚步,可以把课堂教得更高效而有意思、有意义。感谢广东省肖绍国“诗画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精心策划,感恩在线上与专家遇见,谢谢工作室小伙伴的精彩主持。
  卜文静老师:
  周末在线相约肖绍国诗画语文大讲坛,名师引领,理论牵引,实操指导。热爱语文的同仁,守望相助,携手前行。感谢肖绍国诗画工作室带来的语文盛宴,期待更多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匡丽英老师: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在新一轮课改探索的路上,能够聆听到各位专家的讲座,以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引领研究:如何建构学习任务群,如果进行整本书阅读,如何创设真实性的情境,如何进行思辩性阅读等,既高屋建瓴,又贴地而行,顿觉豁然开朗,实是受益匪浅!非常感谢肖绍国诗画工作室每次精心设计的培训,让我们能撑一支长篙,在语文教学中往青草更深处漫溯。
  陈飞霞老师:
  今天,我很荣幸听了几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对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我认真聆听专题讲座内容,勤于笔记,积极思考,受益匪浅。各位专家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一直在思考,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像专家们那样的高度呢?我想,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次学到的东西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向同行学习请教,多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有所进步。
  通过此次“仰观课标之大 俯察理念之盛”深圳福田课堂变革新生态全国展示活动,我们对新课标内容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重点内容有了把握。让我们满载收获,且行且思,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
  撰稿 I 何佳弘 揭映红
  截屏 I 刘舒婷
  审核 I 刘舒婷

返回
上一条诗画语文工作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专家与我们面对面话“双减”
下一条围观 ② | 这位语文老师来园岭实验小学后设计的教学板书,您喜欢吗?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园岭教育集团园岭实验小学